新经 小天蒸内地米市值两亿港元济股解禁潮至发3
A股特有的内地谈“解禁”色变,如今也在港股市场上演。新经小米
2018年7月9日登陆港股市场的济股解禁小米集团,1月9日上市半年期满,潮至基石投资者及部分IPO前入股的市值机构股东持有的限售股迎来解禁。由于解禁总量接近60亿股(约为总股本的两天25%),解禁市值超过650亿港元(以1月8日收盘价计),亿港元投资者纷纷选择了抛售,内地小米股价因此大跌,新经小米仅两个交易日市值即蒸发了375亿港元,济股解禁有投资者开玩笑称“相当于两天跌去3.4个美图啊”。潮至
基于此,市值已经有港股券商开始紧急研发与“解禁提醒”相关的两天服务。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亿港元映客、内地齐屹科技、51信用卡将在本周迎来上市满半年,而歌礼制药-B、百济神州-B、华领医药-B等多只未盈利生物科技股,以及与小米一样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的美团点评,也将在未来两个月内迎来首批限售股解禁。
承诺不减持仍难阻跌势
由于股价在8日大跌7.5%,小米集团于9日早间紧急发布公告称,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和其他控股股东承诺,其持有的所有股票继续锁定365天。同时,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CFO周受资也作出了同样的承诺。
虽然此番喊话一度刺激小米股价止跌反弹,但“维稳”效应只维持了不到两小时。临近中午,小米股价再度掉头向下,最终以全日最低价10.34港元/股收市。两个交易日,小米股价的累计跌幅达13.8%。至此,小米集团股价已较招股价跌去39.2%,市值缩水1504亿港元。
而当初冲着雷军那句“年轻人的第一次翻倍”买入小米的投资者,如今损失可能超过50%。若不幸买在最高价22.2港元/股,其亏损将高达53.4%。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小米基石投资者已浮亏40%,F轮进场的机构投资者也浮亏35%,但很多早期投资者的持股成本非常低,且多为创投机构,其退出意愿非常强烈。加上手机业务占小米总收入近70%,而当前智能手机行业并不景气,小米的“生态价值”到目前为止尚未能显现,小米的短期抛压估计不小。
哪些新经济个股将解禁
由于资金渠道收紧,很多创投机构出现募资难窘境。在A股市场,PE、创投、资管计划等股东在禁售期满后清仓式减持的情况时有发生。小米在解禁日前后的凌厉跌势,也让港股市场的投资者谈“解禁”色变。
与A股一样,港交所对控股股东在公司上市后减持一事也设定了若干限制,规定控股股东在上市后6个月内不得出售其持有的股份。为了维护股价及向市场表明管理层、早期股东对公司的信心,一些公司的大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会在招股书内承诺6个月、12个月甚至更长期限内不减持。IPO时引入的基石投资者,一般也会承诺在新股上市6个月内不减持股票。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去年共有30家内地新经济公司在港交所IPO上市,融资额累计约1360亿港元,占港股市场2018年融资额的一半,创近年来新纪录。
在这30只新经济股中,2018年下半年上市的超过80%。小米集团上市是2018年内地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热潮的开端,紧随小米集团,齐屹科技、指尖悦动、映客、51信用卡相继登陆港股市场。
2019年1月12日,号称“港股市场互联网家装第一股”的齐屹科技、手机游戏发行商指尖悦动、内地移动直播平台映客均将迎来上市满6个月。齐屹科技IPO时引入了浙江美大实业及海智集团两位基石投资者,锁定期6个月,两位基石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22.7%。映客的基石投资者则为B站和分众传媒,两者合计持股比例仅为4.04%。
1月13日及18日,51信用卡、第七大道也将相继上市满半年。此外,未盈利的生物科技股歌礼制药-B与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的美团点评,也将在未来两个月内迎来首批限售股解禁。
标签:新经济股|解禁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责任编辑:百科)
-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当下,受“流量经济”刺激,网络谣言的内容广度、传播速度、更新频率、影响范围以及社会危害性等显著增强。12月22日,公安部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为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用药、用械质量安全,贯彻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有关要求,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在做好春节前药械监管工作的同时,督促辖区零售药店严守“三关”助力疫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为维护公平公正规范的检验检测市场环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生态环境厅于今年7月1日至10月30日期间,组织各市地)局开展了2021年度检验检测机构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为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用药、用械质量安全,贯彻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有关要求,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在做好春节前药械监管工作的同时,督促辖区零售药店严守“三关”助力疫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六一”国际儿童节临近,不少家长打算给孩子挑选服装。然而,市场上儿童及婴幼儿服装鱼龙混杂,如何给孩子挑选安全放心的服装困扰着诸多家长。5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 ...[详细]
-
错过了伟业计量线上研讨会直播?别担心!这里可以观看精彩回放+获取课件!每周五上午09:30准时开播,敬请期待!
以“2020食品安全与环境分析检验检测技术”为主题的伟业计量线上研讨会已于2020年10月30日圆满结束!历时一天,八位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研究员、技术骨干等云集伟业计量直播间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为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用药、用械质量安全,贯彻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有关要求,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在做好春节前药械监管工作的同时,督促辖区零售药店严守“三关”助力疫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银川讯周雪鹃记者徐文智)近年来,预付式消费纠纷频发,许多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工信、商务、教体等7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重点行业单用途商业预付卡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早教、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为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市场违法行为,全力保障防疫用品民生物资质量安全、价格稳定,近日,陕西省安康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组织开展新一轮疫情防控用物资专项执法稽查行动,从 ...[详细]